Albums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19/2014

「茶之心」-茶韻入戲演出發表會後記


今天「一心戲劇團」,在有記名茶清源堂作演出前記者發表會。 

我們追溯台灣近代的開發史,從17世紀中葉起,荷蘭人從南部先上岸,一直到了1860淡水開港,1869年有21萬斤FORMOSA TEA 從淡水直銷紐約,開啟台灣茶直接外銷的先河,從此打響台灣茶在世界的名號,於是陸續有很多洋行和福建茶商聚集在大稻埕這區域精製加工台灣茶業,行銷到世界各地,一直到1895日本統治台灣前,台灣北部茶葉從大稻埕加工外銷的總產值,佔整個台灣出口貿易的56%,於是台灣的經濟重心,也因此從台南轉到台北,淡水河旁邊的貴德街,以前叫千秋、建昌街,就是茶商李春生和林維源奉劉銘傳命興建的,專門租售給洋行和茶商,整條街都是茶行,所以又叫「茶街」。在這裡長大的人,一定不會忘記,當時只要順著民生西路走過重慶北路,進入延平北路和迪化街,滿街都可聞到茶香和花香。那時的茶商,扮演著影響台灣政治、經濟的重要角色。 

記得早期,很多家庭婦女都在茶行打工揀茶,賺錢貼補家用,他們掌握了家庭經濟來源,在家裡就有較大的發言權。還有,她們可以帶小孩來茶行上班,一面賺錢養家,一面照顧小孩。在這裏我們可以在茶行看到早期女權和勞工意識的抬頭。 

經濟的繁榮,也同時帶來各種文化藝術的發蓬勃發展,所以大稻埕聚集了很多南、北館的館閣,各種地方戲曲、廟宇、陣頭、歌曲藝術等。1930年代作曲家鄧雨賢的「望春風」、「四季紅」、「補破網」、及李臨秋作詞「雨夜花」、「望春風」、「四季紅」、「桃花泣血記」都是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代表作。曾經座落在迪化街一段46巷兩側的永樂座〈1960年停業,現已拆除改建),是當時知名戲院,由茶商陳天來等興建,後來京劇名伶顧正秋也在此公演五年。很多茶行因為面積大,所以也是當時地方戲曲的最佳表演場所。 

隨著時空環境改變,茶葉、紡織等淡出大稻埕,但是這裏還保存許多先人奮鬥的遺跡,這幾年,很多人陸續到大稻埕尋根,我們可以從這裏看到,過去輝煌的文化,如何帶動城市的發展茁壯。這幾年,透過老街容積移轉與都市更新方案,傳統迪化街,進駐年青創意團隊,讓老街注入新生命。霞海城隍廟也在陳文文主持下,透過月老,每日香火鼎盛。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傳統茶文化,我們參與大稻埕導覽活動,保存傳統精製茶設備工藝,並更新廠房,加入茶知識教育介紹,透過網路無遠弗屆傳播。當然除了祖傳製茶工夫,我們也在包裝與行銷上,力求創新突破,希望讓更多人喜歡台灣茶。 

今天「一心戲劇團」,在有記老茶樓作演出發表會,以1920年代茶產業故事為背景題材,分別由兩位主角扮演兩款茶,紅茶代表熱情奔放、撲鼻馨香的魅力、烏龍茶代表先苦後甘、樸拙溫柔的情感。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戲劇。我們預祝劇團演出成功,台北老街風華再現。 

20140219下午5:20

4/28/2013

文山包種茶


        產區範圍:『文山』古地名為『文山堡』或『拳山堡』,今日行政區含括台北市文山區、南港區,新北市新店、深坑、石碇、汐止、烏來、坪林等茶區。由於都市發展,目前以北勢溪流經全境、居水源保護上游的坪林區產量最多、又因該區土壤肥沃、雲霧繚繞、氣候涼爽,品質最佳。

        特徵:外型烏黑明亮中帶翠綠,具緊結條索狀,沖泡茶湯水色蜜綠鮮豔帶金黃色,香氣清香幽雅洋溢自然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文山包種茶注重香氣,由香氣細膩、濃郁決定茶品質。

        製造工藝:分初製和精製。
  •     初製:鮮葉採收後,經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浪菁等步驟讓茶葉產生氧化作用、輕度發酵,此時鮮葉從草香轉為有天然花香,再經揉捻成條形,同時改變內含物質的滋味,最後乾燥製成毛茶。
  •     精製:毛茶規格常受季節天候、採收時間、溫濕度、製作技術、茶園管理等,影響品質,即使同一茶園,不同時段採收,品質也參差不齊。
        負責任的精製茶商,把茶交到消費者手上前,必須先把毛茶作安全檢測、區分等級,揀剔茶梗與雜物,透過焙火技術,提高茶葉甘甜風味,穩定茶葉品質。半發酵茶的後段精製烘焙技術,對茶葉口感與滋味影響極大。除了獨特傳承的烘焙技藝,還必須兼顧市場喜好口味,迎合潮流。

        百年茶商台北大稻埕有記名茶,特地透過獨家焙火技術,改善清香文山包種茶不耐泡的特性,鍛煉出高級文山包種茶品種『青心烏龍』特性,把清揚香氣轉為沈穩茶香,提高甘甜度與沖泡次數,開發具豐富層次感的『奇種烏龍茶』,已在業界及品茶行家獲得極高鑑賞風評。


4/21/2013

朝陽夜景

        為彰顯茶葉在台灣發展過程的重要地位、紀念早期大稻埕曾聚集數百家茶行為台茶外銷打拼賺取外匯的史蹟、記憶「茶郊媽祖」巡街給大稻埕帶來的人潮商機,台北市重慶北路2段64巷邊、面臨重慶北路,有一座台灣唯一的茶葉主題公園-朝陽茶葉公園,園中種有窨製花茶的茉莉花與桂花,步道鑲有各種製茶流程雕刻圖。
        公園週圍是全台灣唯一的『朝陽服飾材料商圈』,舉凡服飾需要的水晶亮片、小飾品、針線、鈕扣、腰帶、絲帶、雷絲花邊、時尚皮草等等,這裡應有盡有。紡織布商取代茶產業在大稻埕的發展後,當年台灣紡織業的黃金歲月時代,這裡曾經車水馬龍,各外銷紡織廠需要的服飾副料,都要來尋寶。時光流轉,現在,紡織廠外移,服飾材料商家改弦更張,用創意服飾商品吸引喜歡自創風格的手動消費族群。
        座落公園旁的「台北大稻埕有記名茶」是有百年歷史的外銷老茶商,保有完整傳統精製茶設備。1975為迎合潮流,由外銷轉入內銷市場,把茶廠加入茶文化知識元素,開放參觀,讓老屋說故事。近日再透過外牆招牌重塑,夜晚,金黃色LED燈映射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物,金碧輝煌、老屋新生,給台北老街增添深富人文氣息的戶外攝影景點。帶着您的最愛,漫步園中,茶廠不時飄來陣陣幽雅茶香,融和園中芬芳桂香,視覺與嗅覺雙重享受,徹底洗滌都會人整日的工作壓力。


3/15/2013

陳天來故居與永樂座

陳天來故居(又稱「錦記茶行」)是市定古蹟,位居今台北市貴德街73(前為建昌街3-15),由茶葉巨賈陳天來興建於1920年,仿巴洛克建築,展現當時台灣多元特色建築風格,二樓陽台可前眺淡水河,後有花園(已荒廢塌陷)比鄰西寧北路,整棟建築華麗精緻,見證當時台灣茶業風光歲月。

陳天來於1923年興建「台北永樂座」,隔年落成。1960年,台灣光復後,改名永樂戲院。永樂戲院因經營困難停業,陳天來子孫出售產權,中間劃開為馬路,位址在今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46巷兩側,(4617弄、18弄以西),範圍涵蓋該路段兩側三層樓白色磁磚建築,坐北朝南門牌是19~35號共9間,坐南朝北門牌是20~38號共10間。合計19間樓房,包含中間之巷道,方正之四方型,總面積共約500坪左右。(感謝王世銓兄提供資料)

永樂座當時以表演歌仔戲、福州戲、京劇為主要營業內容,爾後轉型為電影院。

1931年,蔣渭水告別式在此舉行,1948年冬,顧正秋京劇在此公演五年。

陳天來1891年創設錦記茶行(1932年改組為「錦記製茶株式會社」),地址在當時台北市港町315號,以烏龍茶與包種茶銷售南洋各地,占台茶當時輸出量十分之一。1926年被選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今日「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前身)1939年陳天來去逝。育有四子,分別為:長子陳清素、次子陳清秀、三子陳清波、四子陳清汾。均擔任過茶商公會理事長與主要幹部,對台茶發展,貢獻頗大。隨著台茶外銷環境變遷,1952年陳清汾結束茶業務,錦記茶業正式走入歷史。

永樂座的拆解、錦記茶行的結束營業及貴德街的變遷,代表大稻埕由繁華到沒落、台北城由西向東發展、台灣產業由農業、紡織、輕工業、重工業、電子業的轉型歷程。過去富商巨賈雲集的大稻埕商圈,跟著城市發展演變一度沉寂;然而,文化使城市偉大,近年來,看盡五彩繽紛都市景像的人,紛紛在尋“根”中沉澱心靈,來到老社區,體驗深富人情味的真、善、美。絡繹不絕的導覽遊客,已為大稻埕帶來活力與充滿希望的未來。

12/22/2012

台灣茶人王水柳

         由「財團法人王水柳文化基金會」出版的《台灣茶人王水柳》一書,2012/12/15出版。該書由曾獲時報文學獎的報導文學作家藍博洲先生根據王水柳生前日記及他兒女們和當代茶人的描述策劃彙編、印刻出版社印刷執行。

        王水柳先生曾任台灣區茶商業同業公會及台北市茶商同業公會理事長,因王水柳先生在當時茶界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二弟王添灯又曾任日據時期「同業組和台灣茶商公會」評議員及後續相關茶業組合重要職務,戰後,官辦特種茶業公司:台灣茶業股份股份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長是王添灯、副董事長辜振甫。王添灯曾任二二八事件常務委員,是二二八事件「失蹤」的首要台灣菁英。王先生一本私人日記,記載很多當時茶人間的互動,傳遞了日據時期台灣茶史的珍貴資料,補上台灣包種茶發展史中欠缺的史蹟。

        文山茶行從安坑茶農到茶販轉茶商,從大稻埕茶商的原料供應者到自己精製外銷,外銷市場從那霸、印尼、新加坡等南洋地區,一直到日本發動918事變、太平洋戰爭,南洋全面抵制日貨,文山茶行把包種花茶市場轉往日本佔領的東北偽滿洲國,這是當時茶商的應變能力,也再度印證台茶外銷深受政治因素的干擾。

9/01/2012

時尚人文 百年茶韻

歷經時空淬煉,台北大稻埕有記名茶今後將以『時尚人文 百年茶韻』,鞭策自己,重新定位出發。
百年:
創業於1890年,百年來以誠信、傳承、堅持品質與合理售價,讓喝茶成為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飲料。
茶韻:
透過專業精製與烘焙技術,創造出有記名茶獨特風味,讓享用有記名茶,都可感受到迷人的前氣、豐富的中韻與無窮的回味。
時尚:
以敏銳專業的眼光,創新口味,並在包裝上引領潮流兼顧環保,讓茶成為最高級伴手禮。
人文:
以琴、棋、書、畫融入有記名茶,透過音樂、花藝、書畫、美學及專業茶文化導覽與網路傳播,營造有豐富人情味的優雅自在飲茶生活。
我們堅持過去的「百年茶韻」,更努力追求歷久彌新的「時尚人文」,希望「茶」讓生活更美好。

10/19/2011

茶郊媽祖祭典


「郊」,早期稱呼依某一特定行業或地方團體組合的組織。如茶郊、米郊、糖郊、厦郊...等,或稱「郊行」、「行郊」。「茶郊」指的就是今天的「茶業同業公會」。

十七世紀以來,在大陸實施海禁時期,大陸福建茶透過唐山帆船,以台灣為中繼站,轉運世界各地,後來台茶直接外銷創匯,亦仰賴海上貿易。當時製茶工人與茶商也都是從福建渡海來台,每年配合茶館生產,春來秋回橫渡黑水溝,行船風險極高。「媽祖」在民間信仰是海上守謢神。所以茶人奉祀媽祖保佑茶商安全及生意興隆。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從前身「茶郊永和興」即奉祀茶郊媽祖為信仰中心,並每年擲茭選出爐主,主持會務及祭典。

1988年位於甘谷街24~26號的茶商大樓落成,茶郊媽祖就供奉於該棟6樓媽祖廳,每年以農曆9月22日(配合茶神陸羽生日)舉行媽祖祭典,同日擲茭選出爐主(目前採自願報名登記參加擲茭制),祈求媽祖團結茶人,保佑茶業生意興隆,國泰民安。

百年來,在媽祖庇祐下,台茶飄洋過海,團結的茶商,攜手合作,以包種、烏龍、紅茶、綠茶等行銷世界各地。今天,專業茶商的角色,從外銷走入內銷市場,以過去出類拔萃的精製技術,製造出世界上風味獨特的「台灣茶」,除了建立品牌行銷,滿足內銷國人多元的口味,並透過大量觀光客「間接外銷」,攜往海外,讓全世界的人,欣賞台灣精製茶的芳香。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的角色,也從「管理」走向「服務」,藉由「茶郊媽祖」凝聚會員向心力,透過共同信仰中心,一起為台茶發展打拼。「茶,是和平、健康的飲料」,每年媽祖祭典,同業茶商,和樂融融,共許未來產業願景。團結就是力量,台灣茶在台北茶商共同努力下,正在以更生活化、更優雅細緻的風貌,讓世人細細品味。

2001年6月茶郊媽祖分靈至坪林鄉,此後每年均割香回鑾遶境祈福,茶原產地坪林鄉與台北茶商,更象徵性緊密結合在一起

2011/10/18(農曆辛卯年9/22)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擲茭選出值年爐主是吳立文,副爐主是王國忠、李連春。

10/08/2011

奇種烏龍茶

清蔣衡《茶歌》:“奇種天然真味存,木瓜微釅桂味辛,合當更續新歌譜,雨甲冰芽次第論”,“桂”指的是肉桂,肉桂茶以它特殊濃烈的奇特香氣,列為武夷十大名欉之一,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台灣文山包種茶起源於嘉慶年間,柯朝氏引進武夷茶種在瑞芳附近(桀魚)魚坑,文山包種製茶工藝早期來自武夷岩茶,傳到日據1921年由南港王水錦與魏靜時改進為著重清花香型製法,傳佈全省,臺灣半發酵茶自此走出自創特殊風味。

本號「奇種烏龍茶」,選具特殊自然香氣、產自台灣北部坪林茶區的高級清香「文山包種茶」與台灣中部高海拔山區的特級「高山烏龍茶」,以本號祖傳傳統精製技術,加以獨特炭焙火侯,焙製成含特殊自然甘甜茶香 (焙火讓茶天然花香產生自然變化) 的「輕發酵中焙火」茶類,含有母系高級武夷岩茶的韻味,又融合有台灣獨特地理環境孕育而成的香氣,焙火香中透花果香,香、韻並重,符合現代茶人品味,為當代飲茶極品。多年前,曾擔任「福建示範茶廠武夷製茶所」主任(當時張天福任廠長、吳振鐸任茶師)及精研台灣茶的台灣區製茶公會前總幹事,兩岸製茶專家「林馥泉」先生,品鑑結論,認為隱含兩岸茶業技術交流結晶,特以『奇種』代表含武夷岩茶風味、『烏龍』代表台灣獨特品種「青心烏龍」與製程,合為『奇種烏龍茶』,這是專業百年老舖以傳承加創意的獨有產品,適合當代喝茶饕客的口味及可以取代常年品飲咖啡習慣的台灣極品茶。

6/15/2011

百年茶香 與茶對話 茶裝特展

茶葉包裝,是茶的最有力代言人,不同時期的包裝,展現當時經營者的風格與訴求,每個包裝,背後都有很多故事,建國百年,首次曝光由中華茶人雅興文化藝術協會池宗憲老師收藏的上百件百年「茶裝」展,在百年有記「清源堂」茶樓舉行。展出內容有日據時期以浮世繪印製的台灣茶廣告明信片、歐洲知名老品牌茶包裝、茶箱外裝等。
1895~1904日本統治台灣,用浮世繪版畫圖案印製了許多廣告明信片,上面寫有「Formosa Oolong Tea」,向歐洲宣傳台灣茶。浮世繪是十七、八世紀,日本江戶時期流行於民間的版畫藝術,由原畫師、雕版師、刷版師分工協力完成,內容多數描寫當時社會日常生活情景,有美女、武士、風景、歌伎、花鳥蟲獸等,19世紀中旬起,日本銷往歐洲茶葉包裝與廣告明信片,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該畫風影響歐洲印象派畫家,梵谷(Van Gogh 1853~1890) 就是其中之一,1887年《唐基老爹》,為代表作(背景有富士山、飄雪、仕女…)。
Lipton、F&M、Twining印著「Formosa Oolong Tea」的舊包裝,改變一般人對該公司只賣紅茶的印象。影響美國獨立戰爭的波士頓茶黨(The Boston Tea Party)包裝罐,現場也原件展出。
以上展覽,百年難得一見,值得您細細品味,歡迎參觀。(6/11~6/30 每日9:30~17:30 週日休息)

5/07/2011

當東方碰到西方

由葉倫會老師帶領的台北雙連打鐵街之旅,上午11點多來到有記名茶老廠參觀,參訪結束,還很多人依依不捨,分約下次再來泡茶。果然下午就有早上來參觀住北投的朋友,約了兩位好友,特地搭計程車再來清源堂聽南管,不過她說,很喜歡聽,卻聽不懂,就唱腔感覺,又很悲傷(好像聽懂了!)
我想喝茶是否就一定要聽富有中國風格傳統的歌曲,如古琴、古箏、南管...等。當東方茶碰到西方18、19世紀的古典音樂、19世紀末的爵士音樂、20世紀中的鄉村音樂、甚或當代的流行音樂、熱門音樂,是否會擦出新的火花?這也讓我想起,素有「西洋音樂教父」稱號,曾在很多廣播電台主持西洋流行音樂的余光先生,2009/12/7特地來到有記名茶,指明要買有記的「奇種烏龍茶」,他說喝了一輩子咖啡,忽然收到友人送他「奇種烏龍茶」,喝完後,回頭喝咖啡,覺得咖啡已經不好喝,這是讓我聽到最感動的喝茶經驗。
讓更多年輕人喜歡喝茶,讓喝茶是輕鬆、愉快、時尚的,讓我們喝茶時,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慢慢欣賞,融入其中,簡單泡茶,養成習慣,喝茶,就可以在東西方年輕族群蔚為風潮。

2/14/2011

台灣主要茶公會組織


源、緣、圓
─系出同源的台灣三個主要茶產業公會

目前台灣茶業界有三個最具歷史的公會組織,因為其會員多有重疊,常讓關心者產生混淆,茲簡述其成立背景與歷史緣由。

1. 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簡稱「茶商公會」〉:
前身是成立於1889年劉銘傳時期的「茶郊永和興」,其後歷經日本與國民政府統治,因應法令的更迭,數度更名。
1898年「台北茶商公會」:根據台灣總督府茶業取締規則改組。
1915年「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依據總督府「台灣重要物產同業組合法」重新設立。
1937年「同業組合台灣茶商公會」:因組合成員擴大〈包括新竹州〉改組。
1944年「台灣茶商公會」:總督府撤銷台灣重要物產同業組合法,刪去「同業組合」四字。
1945年「台灣省茶葉商業同業公會」〈簡稱「省公會」〉:日本戰敗離台,「台灣茶商公會」依據「中華民國人民團體組織法」改組,除茶葉檢查工作於1946年改由農林處辦理外,其餘會務依舊。
1949年「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省公會」屬省級公會,會員必須是縣市級同業公會,公司行號不得直接參加,於是在1949年2月5日下午一時「省公會」在台北市蓬萊閣(今台北市南京西路163號,該經營權屬錦記茶行陳天來家族)召開會員大會宣布改組,緊接著三時由該會設籍台北市的近百位主要會員聯合台北市其它茶商共159位,召開「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成立大會,由原「省公會」理事長陳清汾當選第一屆理事長,並繼承「省公會」全部財產。1967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由劉明德當選第一屆理事長。

2. 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簡稱「輸出公會」〉:
因「台灣省茶葉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會員屬性是包括粗製茶、精製茶及出口茶商的人民團體,該聯合會遲遲無法設立,而茶產業是當時重要外銷創匯產業,為了「維持同業之共同利益、矯正弊害藉以增進本省茶業之外銷」,同時也必須要有一個針對結匯、稅捐、打包貸款等事項和中央對口的公會,到1951年初由領有貿易登記證照的陳清汾等34位外銷茶商〈主要為「茶商公會」會員〉發起,根據當時「非常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向台灣省社會處申請成立「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同年10月9日,在台北市蓬萊閣召開「輸出公會」成立大會,同時推舉陳清汾為第一屆理事長,辦公地址和「茶商公會」一樣。原來的「省公會」於1952年1月23日正式辦理撤銷登記。.

3. 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簡稱「製茶公會」〉:
根據1950年台灣省政府頒布的製茶管理規則,當時製茶業者必須向農林廳申請「製茶工廠許可證」。1954年由台北、桃園、新竹、苗栗等11家有製茶工廠許可證的同業發起成立「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納入各縣市製茶工廠為會員,期發揮同業力量,圖謀製茶工業之發展。該會借用台北市南京西路275號「金記商行」〈該行負責人邵宗興也是「輸出公會」發起人〉為籌備處,同年4月1日由全省領有製茶工廠執照的256家製茶廠假台北市蓬萊閣召開「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成立大會,推舉台灣永光產業公司大坪製茶工廠張芳燮為第一屆理事長。

以上三個公會,「茶商公會」的成立時間早於「輸出公會」及「製茶公會」,當時只要領有製茶工廠許可執照的台北市出口茶商,幾乎都同時加入三個茶公會為會員。

由於台灣茶產業環境的的變革,由早期的外銷導向,到1970年代起內銷市場的蓬勃發展,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會員逐漸凋零,到創會47年後的1998年僅存22位,同時因本身沒有資產,借用「茶商公會」會址辦公。當年「茶商公會」新任理事長王連源,為服務該會會員爭取最大商機,延續台茶出口命脈,並因應當時市場環境,建議兩公會通過議案,把「茶商公會」所有會員,包裹加入「輸出公會」〈按照目前法令,任何公司行號都可自行直接出口,所以會員資格符合輸出公會章程〉,至此確立由「茶商公會」主導「輸出公會」;並通過議案要把「輸出公會」改為「輸出入公會」,以因應市場現實的產銷秩序〈該案因政府法令,暫未實施〉。至2011年為止,「輸出公會」會員因會籍包括全台茶商,已擴張到101位,其中84位同時也是「茶商公會」會員。

「製茶公會」也因為製茶管理規則的廢除,到1988年全省擁有製茶廠執照的會員只剩77位,當時黃正敏理事長建議在製茶公會下設立「茶葉產製銷業者聯誼會」(聯誼會員可參加公會活動但沒選舉權),容納小型茶廠及茶業相關公司行號加入組織,以集思廣益,發揮較大業界力量。到2011年為止,「製茶公會」有選舉權的正式會員有63家,聯誼會員有170多家。

今年欣逢「茶商公會」新理監事團隊成立,新任理事長王敏超同時敦聘「製茶公會」前任理事長黃正敏、李勝進及「茶商公會」與「輸出公會」前任理事長王連源、王端鎧為顧問,期盼整合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三個產業公會所有會員的力量,與「製茶公會」理事長許正清、「輸出公會」理事長高毅芳攜手合作、同心協力,對內服務同業會員、對外給政府提供產業政策建言,為台灣茶產業的未來打開新的契機。

王連源
參考資料: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會史(徐英祥、許賢瑤著),台灣製茶工業同業公會五十年來發展(製茶公會出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檔案。
本文發表於有記名茶臉書:http://www.facebook.com/WangTea
部落格:http://teawang.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14.html

茶友


週六傍晚,來了一位去國多年老客人,送來一把他親自提筆書寫的扇子,上書「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美景、佳茗、好友如詩如畫的場景,盡在扇葉上。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性淡泊,詩文畫作中多有和茶相關的佳句美景,如「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清恬淡薄,不忮不求。喝茶的最高意境與感動,何止在味香韻甘。

詩中所提「松蘿茶」,工藝創自明初,原產自安徽休宁的松蘿山。採摘一芽一葉或二葉,先攤放,揀去枝梗,待青氣散失,葉片變軟,再入鍋殺菁,炒揉併行,最後用90℃毛火初烘,攤涼一小時左右再用60℃左右足火烘乾。茶乾特色:條索緊結,色澤鮮綠,滋味濃厚,略帶橄欖香。今天炒菁綠茶工藝就是源自松蘿茶製法。

10/27/2010

時尚人文 百年茶韻--百年老店的堅持與轉變

尊重自然、堅持古法,台北大稻埕有記老舖以它特有的傳承技藝,淬鍊出與眾不同的茶韻,就是這份對品質的堅持,累積了眾多粉絲,指定要喝「有記」的茶。

琴、棋、書、畫四藝融入飲茶生活,是下一個世紀,有記在推廣茶文化、服務廣大愛茶人的另一個使命。在忙碌科技新世代,飲茶不只是保健需求,人們還要追尋心靈的寄託與享受。對一個老茶人,常碰到的問題之一就是:不同的茶類,有什麼不同的味道? 所有的好茶,從感官的感受,都是形美、味香、韻甘,今天我們針對本號非常受歡迎的四個茶種賦予另一詮釋。

「琴韻」,代表產自台灣北部山區,本號產製的「文山包種茶」。特色在清香、優雅,沖泡時如聆賞婉轉悠揚的美樂,「宜低吟、宜高吭」,半似輕狂、半似惆悵,一曲迴旋,喉間繞樑。

「棋心」,代表產本號精心焙製的「奇種烏龍茶」,歷經無數次高低起伏的炭火淬煉焙製,「冰火輪迴,起伏滋味,門外兵馬,壺中水沸」。烘焙過程中,稍有閃失,不是炭焦味,就是失去好茶風韻,「舉棋,起手無回」。該迭有層次的茶韻,「把杯,無酒也醉」,足可讓您拋開人生起伏成敗,休兵楚河漢界。

「書痕」,形容本號重焙火的鐵觀音茶湯如書法美學般優雅自在,如漢隸雍容華貴,對鐵觀音行家,當可感受「狂草入喉有如奔雷飛鴻、飲盡風霜無關筆劃輕重」的恢宏氣勢。

「畫影」,形容有記環顧市場風味獨特的高山烏龍茶,最貼切不過。產自台灣中部高海拔山區的高山烏龍茶,經本號以老店傳承技藝,精選煉製,融和高山茶特有自然花香與喉韻,沖泡時有如置身滿佈茶園的山林雅境,如詩如畫,烘焙火侯有清香與熟香兩款。就如新一代文豪題贈的詩句:『邀茶味揮毫,舌尖生花,叫茶韻潑墨,杯中春夏,引暗香浮動,疏影橫斜〈ㄒㄧㄚˊ〉,攬閒情上色,濃淡皆佳』。

琴韻、棋心、書痕、畫影,帶您跨入飲茶新境界,如詩的感動,邀您共賞,品味經典好茶,就在「有記」。

7/24/2010

回老友的信

近日接獲茶界前輩老友來一封鼓勵的信,敬筆回覆,並于共享。

黃兄:
非常感謝您來信鼓勵與肯定,其實茶和投資都已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也是我的興趣。年過60,已應淡泊名利。
就如同您邁過70,已到退休、含飴弄孫的歲月,但您還是以無比的熱忱,不為私利的為茶業東奔西跑,這種精神,實在值得所有茶界後進學習。看您今日生龍活虎,顯然已完全度過之前身體的微恙,聽您說,每天都有運動、打拳,就是這份對任何事情的堅持,才能有您今日在台灣茶產業界的聲望和地位,這都不是任何人一蹴可及的。
再來說說「投資」,我喜歡用「文火慢燉」來形容它,就如同茶葉的焙製,對一個精製茶商來說,選一個內含優質的好茶(質優的好公司),如一塊未經琢磨的璞玉,經過我們專業的加工、焙火,不急不徐,文火慢焙,在每一個加工過程,都要用心投入,才能把茶農生產的毛茶煉製出質優價實的精製好茶。在茫茫股海中,能找到一家體質健全,本益比合理,正派經營團隊的公司,逢低買進,長期持有,不考慮短期賺賠,水漲船高,時機成熟,就可以有穩定合理的報酬。
這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哲學--逢低買進、不投機追高,泡茶、喝茶也是一樣,讓「泡茶簡單化,喝茶生活化」,是我們老茶人應努力推動的目標。當飲茶文化能普及一般家庭生活,男女老幼都以喝茶為時尚,我們就可看到這個市場蓬勃發展,商機不就滾滾而來。
以上簡單就教,不知以為然否。

暑安
2010/7/24

11/17/2008

茶的家族

在茶的領域,有幾組不同社群:
茶農─從種植、茶園管理、採收、粗製加工,扮演著茶葉骨肉孕育到誕生的重任,決定茶先天品質好壞。
茶商-從精製加工到市場品牌行銷管理,扮演著茶業後天培育及鍛鍊功能,協助毛茶轉化為符合生活健康口味及市場需求的成品茶。
茶藝-從精神領域讓茶更豐富多元,不同民族、世代的文化,透過茶藝人士以各種風雅面貌呈現,讓茶轉化更富生命力及內涵。
飲茶-獨飲,可清心醒腦、定靜安慮。好友共飲,情感交融、杯茶盡歡。從古到今,『健康』也是品茶人共同的目的。
所有的人,在不同領域,為茶貢獻心智,這就是「茶」的大家庭。

11/08/2008

折扣陷阱

金融風暴衝擊,景氣衰退隱憂甚囂塵上,
為了避免被不景氣吞食,百貨賣場紛紛祭出折扣促銷,
過去,『不二價』是商店建立品牌信譽、永續經營的要件,
如今,各種折扣戰,恍若飲鴆止渴,淹蓋了商品的真正價值。
作為一個殷實經營的百年商家,
每一位客人,都是我們的上賓,都如同我們深交多年的好友。
所以,在選擇商品和定價原則上,
我們採取薄利多銷、童叟無欺、清楚標價、實實在在的老方法,
用心精製每款好茶,嚴謹分級,
告訴消費者,泡茶不用學,
有記茶友,都是我們大家庭成員,
這裡,我們告訴您茶的相關常識,
您可以在眾多繁瑣、複雜的茶葉等級分類中,
放心的隨時按照您的喜好,輕鬆泡出您記憶中的好味道。
合理的價格,不抬高定價再來折扣,這就是我們的堅持。
由衷感謝,有記茶友長期對我們的鼓勵與肯定支持!

11/02/2008

Iced Tea

Method:
1. The ratio of tea to water is 1 gram to 80 ml or 100 ml.
2. Pouring iced water.
3. Steeping for 7 to 8 hours.
4. Separating tea and water by option for a more refreshing tea soup.

Question:
What kind of tea can be brewed in iced water?
How come the tea steeps for such a long time?

Answer:
1. Besides pu'er tea, all kinds of tea can be brewed in iced water.
2. Tea tastes more astringent and bitter in boiling water, because more tannic acid and caffeine dissolve at higher temperature.
3. Tea contains trace amount of protein, therefore steeping tea in iced water for a long time should be stored in a refrigerator.
4. Iced tea gives the refreshing and sweet taste from the amino acid, however, the floral aroma is not so intense.

Advantages:
Simple and convenience.

10/23/2008

冷泡茶


客人問:什麼茶可以冷泡?為什麼可以浸很久?
  1. 除了普洱茶外,任何茶都可以冷泡。

  2. 茶裡面會影響苦澀味的單寧和咖啡因要高溫才容易浸泡出。

  3. 茶葉含有微量蛋白質,長時間冷泡需放入冰箱。

  4. 冷泡茶可喝到多種茶多酚的鮮爽甘甜味,較不易泡出茶香。

  5. 以1公克比 80cc 或 100cc 冷水沖泡後,放入冰箱,浸7~8小時即可。此時,茶味已完全浸出,若能茶與水分離,可喝到較清爽茶湯。

  6. 泡法簡單,隨時可喝茶,攜帶方便。

10/22/2008

論觀音韻

97/8/27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出版的「茶情雙月刊」97年第38期,有謂「台灣所謂鐵觀音茶,是指依照鐵觀音茶特定製法製成的茶類,,韻味十足為其品質特徵」。因此,將經過中萎凋、重攪拌等中發酵過程並以包布揉、焙的毛茶,經長時間重焙火後的成品,其產生的特殊焙火茶香,稱為「鐵觀音茶韻」。以此論述,石門「硬枝紅心」,及木柵區除正欉鐵觀音樹種外,其它以「武夷」「青心烏龍」「梅占」「青心大冇」等茶樹品種做出的球型茶,通通歸入鐵觀音茶類。

會如此說,可能是因為正欉鐵觀音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苛,市場難以找到用正欉鐵觀音做出有真正鐵觀音韻(含品種和人文味)的茶。其實,按照該做法製成的鐵觀音,和重焙火的球型烏龍茶差異實在不大。

台灣凍頂或高山烏龍茶,原意是「產地」〈如:凍頂巷〉+「品種」〈如:青心烏龍〉,但目前已是球型烏龍茶的通稱,少有爭議。然而,對於鐵觀音茶,站在學術單位嚴謹角度的論述,個人希望,把重焙火烏龍茶和正欉鐵觀音茶脫鉤;真正鐵觀音茶,應是以鐵觀音品種製成的茶。至於輕焙火、重焙火或產地風味,那就在於喝茶人個人喜好鑑賞角度不同吧。

對一個喜好正統鐵觀音風韻的人來看,除了正欉鐵觀音品種製成的茶外,台灣各不同產地生產中發酵、重焙火的球型茶,可統稱為「熟香台灣烏龍茶」,它代表台灣製茶工藝的一個特色,走出本地品牌風格,也避免和大陸鐵觀音混淆。

至於一般消費者,除非是追尋正欉音韻,否則,一句老話,「喝自己喜歡的口味就好了」。